【文/神逗奶爸 原创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本文约5000字,阅读大概需要15分钟,内容将简单分享电影中的一些画面,重点探讨一种保持良好亲子关系的思路,恭请评阅!】
昨天无意中刷到前些年加速看过的一部电影《雄狮》,趁孩子午睡又认真看了一遍。
今天凌晨3点多,我被噩梦惊醒,我居然梦到自己把孩子弄丢了!
伸手摸了摸在一边安睡的儿子,心里慢慢变得平静下来。
常听到很多年轻宝妈说自己做过孩子走丢的梦,作为一个男性,我竟也能如此?
或许是当奶爸久了,有些婆婆妈妈,又或许是当晚看了关于孩子走丢的电影,心有所惧。
![](https://pics5.baidu.com/feed/f7246b600c338744d800179f17e71dffd52aa07e.jpeg)
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担心孩子走丢以外,可能还有更多的担忧,比如我们担心自己一时疏忽给孩子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担心自己的教育方法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我们担心这些伤害和影响给自己带来一辈子的遗憾,担心某些遗憾会影响孩子跟我们的亲子感情。
然而结合这部真人故事改编的电影和我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我认为或许我们不必为此太过神伤,亲子间最大的情感羁绊可能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电影《雄狮》内容回顾
一个名叫萨罗的贫困家庭的小男孩,常常跟着哥哥去火车上拿(偷)东西换钱。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1I4-1.gif)
哥哥会拿这些偷来的东西,为家里置办一些东西,比如两袋牛奶。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3312-2.gif)
这天晚上,他又跟哥哥一起出门,可是这次,他却跟哥哥走散了。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2222-3.gif)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1113-4.gif)
他误打误撞地登上了开往远处的一辆火车,早上醒来,却发现自己无法下车。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F63-5.gif)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1W7-6.gif)
不出意外地,他成了流浪儿。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5b3-7.gif)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1P7-8.gif)
但幸运的是,他最后被一户富裕的澳洲好心家庭领养。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4262-9.gif)
这对善良的养父母给了他衣食无忧的生活。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2L1-10.gif)
25年后,成年的萨罗在一次派对中看到了儿时一直想吃却吃不起的一种小吃,勾起了他对“家”的回忆。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4954-11.gif)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5515-12.gif)
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念亲之情让他难以安睡。
萨罗在养父母的支持和朋友们的帮助下,开启了漫漫寻家之路。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4Z7-13.gif)
幸运的是,萨罗最后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家”。
多少年来,妈妈害怕失踪的儿子找不到回家的路,一直都没有搬走。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NQ-14.gif)
走过一条条记忆中儿时的街道,萨罗见到了已经头发斑白的亲生母亲和长大的妹妹。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G31-15.gif)
这时候他才得知,自己日夜思念的最爱护他的哥哥,在他走丢的当晚,为了找他死于铁路车祸……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5N1-16.gif)
看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
![](/uploads/allimg/200605/000Z4C39-17.gif)
初次看这个电影是被名字所吸引,以为是一部跟某动物有关的片子,所以看的时候一度想放弃,没有看那么认真,最初只是为其养父母的博爱所感动。
此次观影,最让我动容的是男主寻“家”的执念,我发现为他带来这份执念的却是两件极小的事情:没吃到哥哥给买的“糖耳朵”的遗憾和帮妈妈在采石场干活的儿时回忆。
亲子间最大的情感羁绊,可能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童年中,你记忆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当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您想到的会是什么呢?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可能对童年的记忆也会不一样,有可能是快乐,也有可能是悲伤。
可是在神逗心里,想到的却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比如4岁多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个乒乓球,我跟弟弟玩的很开心。一天一个堂兄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破了,惹的我跟弟弟哇哇大哭,后来父亲又拿出来一个,我们才停止哭泣,对这个乒乓球也是倍加珍惜;
又比如5岁的时候,有一次给做农活的父亲送饭,回来的路上把一个饭碗拿在手上玩,一不小心,饭碗滚到很深的河沟里摔碎了,我跟弟弟却紧张的哭了起来,以为会被妈妈打,回去之后妈妈却笑着说“没事,不就一个碗吗,不哭”;
还比如6岁的时候,放学回家,爸爸妈妈好像刚吵完架,妈妈躺在床上喊我过去,跟我说要带我“到天上去”,那时候根本不明白“到天上去”是什么意思,还在问妈妈要怎么走;
再比如小学2年级的时候,放暑假的那几天发洪水,我们平常路过的小溪被冲得走不过去了,过河的时候弄掉了一只爸爸刚给买的新凉鞋,而比我们稍微年长的堂哥堂姐们,颤颤巍巍的一个一个把我们抱过河……
还有一件个人觉得愧疚一辈子的事情,初2那年学校组织的一次活动,我得了很多小奖品,其中有一块口香糖,我把大多数的东西都分给了弟弟,自己却把口香糖“独吞”了。看着弟弟流口水的样子,我突然就后悔了,为什么就没给他分一半呢?(见笑了,我们到12、13岁的时候真的还没吃过口香糖)
这件事这么多年来,一直藏在我的心里,总觉得自己当时做得太傻,给自己留下这么大的一个遗憾。可能弟弟并没放在心上,我却一直无法释怀。
20几年过去了,父亲早已不在人世,母亲也已日渐苍老,而一起长大的堂兄堂姐们,都在为生活奔波,弟弟也以结婚生子,也在为生活辛勤忙碌着。
![](https://pics2.baidu.com/feed/2fdda3cc7cd98d104f6a1b9567d77c0879ec90c2.jpeg)
每每想起他们,这些很小的事情就会萦绕在我的心中。
没错,童年的我,家庭条件不好,但我的父亲在努力劳作、从不偷懒,我的母亲任劳任怨,从不抱怨;我的哥哥姐姐们成绩不是很好,但对我们照顾有加;我跟弟弟虽然天天“打架”,但我们总是“见不得、离不得”。
若干年后,当我回忆起儿时的往事,有些是感动,而有些是遗憾。早已搬离故乡的我,与亲人的情感羁绊却都是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
亲子关系中父母可能会有的两种遗憾
身为父母,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自身的一些原因,处理亲子关系的时候在某些事情上很难做到全面,而有些事情难免会为我们带来遗憾。
这里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不关心、不懂关心、无法关心带来的遗憾和过于关心带来的遗憾。
1,因为自己的“无知”或者大意给孩子带来的难以弥补的生理缺陷;
如同所有初为人父的父母们一样,神逗在孩子才出生的时候,也有那种保护欲,想着这辈子一定要什么都给他最好的,不能让他受到一丁点的伤害,竭尽所能地为他创造优质的生活条件。
![](https://pics1.baidu.com/feed/00e93901213fb80eae51cb637039eb28bb3894f5.jpeg)
可孩子目前还不到两岁,我就已经有一个遗憾了。
儿子有段时间睡觉时头部出汗特别厉害,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去看医生,医生指着我家孩子的头部两侧对我们说:“你看,这两边不够饱满,有点塌陷,多半是有点缺钙,他睡觉出汗可能也与缺钙有关。”
医生的说法自然是有他的根据的,我对此也不怀疑。
此后我一直在自责:想当然的以为这只是遗传性的,因为我自己的头部也是那样。
这对我来说算是一种遗憾吧,而这种遗憾确实是因为自己的“无知”。现在只能亡羊补牢,希望孩子后面能长好。
我希望这些事,当初可以早些知道——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
我老家的一个邻居,当年他的女儿3岁了还不会说话,一直以为她说话可能要晚一些,他们也没在意,后来终于决定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是孩子耳朵有问题, 听不到声音。
现在孩子8岁多了,性格一直很内向,因为带着一个东西在耳朵上,加上说话还不流利,常常遭到小伙伴们的嘲笑。
![](https://pics0.baidu.com/feed/7a899e510fb30f247ee378948e7d1545ac4b031e.jpeg)
我想他们也一定不希望孩子这样,内心也会很自责吧?这是否也是因为“无知”而来的遗憾呢?
还有一个远房姑姑家一件事情,姑父常年在外打工,将两个儿子放在老家,由孩子妈妈带着,这样一过就是20几年。
姑父做的是体力活,人也老得很快,虽然钱没少挣,家里经济相对其他家庭已经是很好了,可是两个表弟却是被“养废了”。
没有父亲的约束,两个孩子无法无天,多次被关进看守所,现在还因为孩子在外面欠着赌债,天天被人敲门。而快60岁的姑父,现在还在为了还钱四处奔波。
对他来说 ,孩子没能成才的遗憾似乎是迫不得已,但事实可能并不如此。
在孩子的成长中,一方面我们会基于对孩子某些方面的遗憾,想要补偿孩子,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方式本身可能有一些问题,这便又有了第二种遗憾。
![](https://pics3.baidu.com/feed/b3b7d0a20cf431ad7468d11d03de68a92fdd984f.jpeg)
2、父母的过分溺爱、过度保护以及过度鞭策给孩子带来心理缺陷。
最近这些年,有一类人逐渐广为人知:他们不想工作,不想出门,只想每天待在家里打打游戏、看看直播,偶尔在网络上发泄一下个人情绪,完全被父母养着。
他们被称为“巨婴”,“啃老”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啃就啃了,关键是还啃得心安理得,不懂感恩不懂分担责任。
我想,虽然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生活幸福安逸,但没人会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无度啃老吧?
因为对孩子过分的溺爱,过度的保护,在物质上过分地给予补给,让孩子依赖心理严重,成年之后仍然不能自立,这是否也是一种遗憾呢?
还有更为普遍的一种是,父母们对孩子过分的“鞭策”。
很多家庭中,小小年纪的孩子便要参与学习各种兴趣班、特长班,生活被各种学习充斥着。家长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逼着孩子们学习一些超前的知识。
在这个时候,一旦掌握不好节奏,孩子极有可能会对某些学科,某些知识产生抗拒心理,这非常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学习。
![](https://pics7.baidu.com/feed/6a600c338744ebf8b4dcc3ab9e11132c6259a7e0.jpeg)
我们在逼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可能都是报以“为了你好,有一天你一定能明白的”这样的心思。但很多时候孩子会叛逆、会不理解或者无法很快地理解。
若因此导致了亲子关系恶化,对父母们来说,是否也是一种悲哀和遗憾呢?
保有一些小小的遗憾,可能会收获更好的亲子关系
现在的年轻父母们一般都很细心,而且都在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育儿技能,在经济上也大多能够满足孩子日常所需,即便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差的家庭,父母们也不会亏待了自己孩子。
我们是需要更多的关爱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避免生理性遗憾的产生,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会过于担心孩子长大后会“没出息”,逼迫孩子提前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
![](https://pics2.baidu.com/feed/1ad5ad6eddc451dafe90c0382a669660d1163225.jpeg)
前不久看到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有家长着急自己2岁多的孩子不会用马桶大小便,在群里问要怎么怎么培养孩子大小便的习惯。
有个朋友很耿直,说了这么一句话:你见过哪个人长大了不会自己尿尿的?操那么多心干嘛?
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大人都自愧不如,我们唯一的优势是有好的学习方法,而且能活学活用,而孩子们只能学,暂时用不到,他们感受不到学习本身给自己带来的真实益处。
所以我们大可从这方面入手,让孩子知道为何去学,比如为了完成一个模型的搭建、为了一个游戏的成功,为了解答弟弟妹妹们的一些问题等等。
不要小看了孩子们,很多东西,到他们该学的时候自然能学会,不必操之过急,更不必揠苗助长。
孩子们没有那么复杂,他们的世界真的很简单,他们对父母不会有太高的期望,偶尔提出的要求其实也很容易满足。
如同成人一样,孩子们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一般也不会珍惜。而我们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满不满足或者弄清如何以及何时满足即可。
孩子们的遗憾可能来自于父母没给买喜欢的玩具、没给买喜欢的零食、没让他尽情玩耍等。而这些遗憾也会促使他们更好的表现自己,期望在自己良好的表现下父母能够满足自己,也会更趋向于跟父母有良好的关系。
![](https://pics1.baidu.com/feed/18d8bc3eb13533fa76c3169aef3b391940345b78.jpeg)
但父母们的遗憾却不止于此,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不是真正担心跟孩子亲子关系不好,而是担心自己的某些遗憾一辈子也无法弥补。
因为很多我们“无愧于心”的事情,一般不会有太多的期望与失望,而某些遗憾的事情,可能会一直伴随我们,让我们忍不住想要给予孩子某方面的补偿。
心理学上对于补偿心理有这样的描述:这种心理补偿的人必须有内疚感,或者知恩图报的思想,才会有补偿对方的动机与动力。没有内疚感,就会没有歉意;没有歉意,就不会有补偿对方的想法。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很多时候,亲子双方都有某些遗憾才能让他们有动力走得更近,由遗憾带来的亲子情感羁绊可能更为深刻。
在我们力所不能及、无法满足孩子的时候,留下一些小小的遗憾,也许并不全是坏事,或许我们会收获更好的亲子关系。
写在最后
就如同自己的成长经历,家境贫寒的我,父母们每日辛劳,缺乏对我们兄弟俩的照料,物质上不用说,就是学习上也从来没怎么过问,什么绘本、画册、故事书更是少的可怜,最多就几本大人看的连环画。
我的记忆中父母唯一一次跟学习有关的交流还是在还没上学的时候,母亲教我写太阳,而我就画了一个圈圈……
虽然如此,我和弟弟却从小学习成绩优秀,总是名列前茅,我们的智商并没比那些从小接受各种培优班的孩子低多少,7岁才上学的我们,似乎也并不比别人落后太多。
当然,我们绝不敢认为自己就是“优秀”的。我们也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站稳脚跟,并且仍然在为自己更大的理想努力奋斗着。
![](https://pics1.baidu.com/feed/2934349b033b5bb5a512f55e703b113fb400bcbc.jpeg)
对于我的孩子,我会持更为开放的教育态度,我不会逼他去学自己还学不进去或者不愿意去学习的东西。
我只会做到不给他经济上的压力,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帮助他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脚踏实地奋斗的信念和方法。
我不担心他长大后与我们没有情感羁绊,不担心他学不会感恩,我只担心他找不到向上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
我会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亲子间的每一刻,因为我能感受到,亲子间最大的情感羁绊可能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文/神逗奶爸 原创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儿心得!我是神逗奶爸,期待您的关注,一起努力,做智慧父母!